原民力第6堂:無形文化資產保存-以「鄒族Yoifo( 巫師)文化」為例

截止報名時間 2019-11-27 12:00 名額 40 人 (含備取 10 人) , 已報名 40 人, 尚有餘額 0 人 人氣:783
registration deadline: 2019-11-27 12:00 Quota: 40 (including 10 on standby) , registered: 40, available slots: 0 hits: 783

無形文化資產保存-以「鄒族Yoifo( 巫師)文化」為例

宗教信仰,往往是人類很重要的心靈依靠之一,舉凡常見的宗教如基督、天主、佛、道等。而原住民族群也有自己的信仰,但卻因為外來宗教的影響而漸漸的式微。

本次演講邀請了有在深入紀錄研究鄒族巫師的族人,分享關於巫師文化背後族群生活與大自然的密切關係,也讓大家更能認識原住民族族群的宗教信仰

 

課程名稱

原民力系列講座

活動時間

108/11/27

上課地點

惠蓀堂三樓原住民族資源中心

講師

方敏全

主辦單位

生涯發展中心、原漾社

上課時間

PM6:30~8:00

 

教學內容及進度

如同其他古老的民族,鄒族的原始宗教是早期鄒族人的信仰核心,在外來宗教進入部落之前,鄒族人早已經建構了一套複雜且完整的神靈系統。這樣的系統,真實反映出整體部落實際的需要,以及充滿自然色彩的生命哲學。然而,對於現在的族人來說,巫師的施術儀式卻始終披掛著朦朧的面紗。

 

鄒族人迫切依賴巫術,同時卻又避諱談論巫術的矛盾心態,加上外來宗教的傳入,導致鄒族傳統巫師儀式在日常生活中急速的退去。在一般鄒族人的日常生活中,巫術成為了在部落長者記憶裡的殘餘儀式,不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巫術文化的理解,也僅限於巫師族群師徒之間的學習與傳承。

 

多年來,因著某些機會,筆者開始接觸部落幾位資深的巫師,並在訪談的過程當中了解不同施術的儀式、意義、作用。於是,在2018年起,便利用所蒐集到的資料協助部落七位巫師提報無形文化資產(民俗類),於隔年成功獲得認證與登錄,獲官方承認成為巫師文化傳承的第一步。

 

而在未來,筆者試圖釐清一般大眾對於鄒族巫師的看法,讓大家知道,巫術儀式的使用重要的不僅僅是怎麼做、產生什麼效果,更重要的是儀式背後所包含的,是鄒族人代代相傳對於生命、對於大自然的價值觀。

講師簡介

姓名

方敏全

經歷

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經理

 

 

♥注意事項

☼本活動名額限30名,第31~40名為備取,如有正取生於活動前放棄,依序通知遞補。

☼本活動如有未盡事宜,主辦單位得隨時修訂公布於本活動網站,不另行通知。

☼本活動認列高教深耕就業職能活動學習輔導1場次,未完成簽到、簽退暨未全程參與活動者不予認列。主辦單位對高教深耕就業職能活動學習輔導場次認定保有最終修改、變更、解釋暨取消之權利。參與本活動之同時即視為同意接受此規範。

報名活動已截止
The registration period has ended.
TOP